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征文 - 查看新闻-
与书为友:《神医》呈现的多维主题
《神医》呈现的多维主题
文/祁一琳
这是一部关于人成长的电影,也是一部关于时代记忆的电影,在壮阔的自然风光和飘散的城市烽烟转换中,有文明的升起,亦有人性的衰落。救人与杀人总是同行,勇猛与杀戮总是共存,虔诚与暴动总是交织。然战争过后仍有幸存的医者,于迁徙中开始了新的生活,这是影片给我们的慰藉。
愚昧与科学的角力。主人公罗伯•科尔生活在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中,虽然生活贫困,但是母亲依然会在餐前祷告,感谢上帝。然面对母亲的病痛,周围人所做的只是向上帝祈求,科尔找来了游医,希望借此挽救母亲的生命,却遭到了基督信徒们的阻止,认为这一行为乃是渎神行为。伊本•西纳作为伊斯法罕最出名的医者,尽管他学识渊博,医术高超,但是他仍然对许多病症没有办法,他感觉到了自己医术的停滞,但是不能违背伊斯兰教教义解剖人体,宗教在这里阻止了医术的进步。科尔在伊斯法罕学习医术的时候,为了进一步发展医术,触犯了伊斯兰教的禁忌,解剖了死去病人的尸体,将人体的构造一一绘于图纸,后来他被同学举报,因此下狱,还连累了自己的恩师伊本•西纳。这两个事件都体现了在医学发展过程中,宗教成为了主要的阻力,即愚昧与科学的角力,拯救人类的宗教也会成为刀子,刀子握在不同人的手上,可以成为救人的工具,亦可以成为杀人的刑具,时代不外乎如此。
暴政与民主的争议。在科尔前往伊斯法罕的途中,看见塞尔柱人经过一个村庄之后的场景,尸横遍野。他们并不抢劫财富和女人,所求的不过是杀人,宣泄着他们不得踏入伊斯法罕的愤怒,他们是杀戮的机器,完全没有人的悲悯之心。而国王看似残暴,处罚罪犯毫不留情,也有开疆扩土的野心,但是从伊斯法罕的繁荣热闹来看,国王也是有功的。国王能给伊本•西纳提供专门传授医术的地方,而且在自己得了重病之时,国王想的是一定要站起来,不能让塞尔柱人进城。刚动完手术,就派人送科尔这些医者安全出城,自己则上战场鼓舞士气。穆斯林的首领一直反对国王,其理由是国王暴政,后来为此和塞尔柱人首领勾结,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民主吗?这不过是选择一个更加残暴的统治者,并且会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,追求这样的民主无疑是空中楼阁。
爱情与教义的抗争。去伊斯法罕途中,科尔为自己执行了犹太人的割礼,化名为杰西•本杰明,混入了犹太人的队伍中。在这里,他遇见了后来的妻子丽贝卡,她拥有如藻的黑发,深邃的眉眼,曼妙的身姿。最吸引科尔的是她照顾孩子的时刻,微弱的火光下,她翻动着故事集,通过讲述故事抚慰着因发烧而难受的孩子。他们于一场沙漠风暴中失联,再次相逢是在伊斯法罕,而此时的丽贝卡即将成为他人妻子,嫁给当地的一个犹太教徒。二人心照不宣地在人前隐瞒了这段感情,科尔苦涩地饮下她的喜酒,将感情的失意压下,专注于医术的提升。一场疫情,让全城的人都想逃出这座城市,然只有皇宫贵族或富有钱财的人才能出城,丽贝卡被她的丈夫所抛弃,被锁在只剩她一人的庭院。科尔救出了丽贝卡,丽贝卡在死亡边缘行走一遭后,终于醒悟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。他们的感情历经生死也更加清晰,他们深爱彼此,甚至有了孩子,然而被发现,丽贝卡面临严厉教规的处罚,幸好迎来转机,他们成为了相守的夫妻,宗教也终究还是让位于爱情。
懦弱与勇敢的对立。主要通过影片中的那一场鼠疫来显示,在灾难面前,人性的阴影无可躲藏,善良之人光明如故,卑鄙之人如阴沟老鼠逃窜。在科尔进入学院时,那个出身商人家庭的同学曾对他有过言语的嫌弃,但是他们最后却成为了好朋友。这个上学需要四个侍从抬的同学,但是在鼠疫到来之际,他却选择了留下,他并不在意他人对他的看法,也并不在意是否能留名,他只在乎他的朋友。最后他染上了疫病。临死之前,他的面容是如此安详、从容,不见一丝对死亡的畏惧,不见一丝对选择的悔恨,无比坦然地站在人生的另一个阶段。他也许不是一个成功的医者,医术并不向科尔那般出众,但他拥有一颗医者之心,这是无比珍贵且值得自豪的东西。而丽贝卡的丈夫,那个犹太教徒,在这个城市的犹太教众之间拥有很高的地位,在这场疫情面前,他做的不过是买通守城的卫兵带着钱财逃跑。想起摩西带领犹太人远走埃及的故事,这位意志坚强的人曾让我十分钦佩,对犹太教徒也存有好感,但是到了影片中,显然成了一种嘲讽,经过漫长的岁月,宗教那些“善良”的品质是否也会随之逝去呢?答案在如风的时间中飘扬。
透过史诗般的画卷,我们能看到的,不仅是科尔一个人的成长,而是一个时代的独特记忆,包含诸多值得去思量的风景。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,随着伊本•西纳的医典而流传久远,火可以毁灭有形的建筑和躯体,然精神会如夜空中的星,永远闪烁,激烈着后来的医者不断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