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征文 - 查看新闻-
与书为友:美之我见
美之我见
——《美学散步》小记
文/邹雨柔
我喜好一切唯美的事物,散文是也,自然是也,我喜欢读诗,也爱写一些不成格调的小诗。关于美,我有好多话想说,好多问题想问,这也是我选择这本《美学散步》的缘由。
什么是美?
《庄子》说“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”,济慈写到“Beauty is truth.Truth is beauty”,《美学散步》中提到“哲学求真,道德或宗教求善,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。文学艺术是实现美的”。朴素是美,真诚是美,爱是美,阳光、雨水、山色……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构成我心中的美。
第一次对美产生疑问是当我偶然读到一本《金阁寺》时,除了诗歌和散文,我发现小说的“美”以及三岛由纪夫另一种极致的死亡美学。主人公讲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,“美概括了各部分的争执、矛盾和一切不协调,美既是细部,也是整体,既是金阁,也是笼罩金阁之夜。细部的美,其本身就充满着不安。一个个不存在这里的美的预兆,形成了金阁的主题。这种预兆,原来就是虚无的兆头。虚无,原来就是这个美的结构”。“金阁寺”是一种象“美”的象征,就连我读到最后的时候都在感慨,主人公和金阁寺一起毁灭 才是最具悲剧性的结局。后来我渐渐明白,光明是美,黑暗与痛苦有时候也是一种美。当然这都是在一定的前提下,也就是距离。你并不一定要置身黑暗,但当你一种局外人的角度审视它,黑夜是浓醇的,星光又是何等璀璨。
距离产生美
梅雨时节,我坐在阳台听雨读书,一抬头就瞥见不远处的屋顶飞过几墨点,雨势越来越小了,有水雾缭绕,我兀自想起一句诗来“山色空濛雨亦奇”,也明白了为什么雨后的远山愈加美得不真实。“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,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,是画意。”宗白华还提到“中国画堂的帘幕是造成深静的词境的重要因素”,“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”,又或是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”,还有李商隐词“画檐簪柳碧如城,一帘风雨,过清明”,这些无不具有极好的意境。
除外界物质造成“隔”外,更重要的是心灵的“空”。陶渊明者是也,王维、孟浩然是也。“精神的淡泊,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。”如陶渊明所爱的“素心人”,还有我曾经在一首外国小诗中曾读到的“我的灵魂朴素如梅子的核”,王维的诗歌更是“空”与“静”的典范。他的诗是宗教的诗,哲学的诗,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,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不凝滞于物而能对物象造成距离方才能产生美。然而空灵绝不是虚无,就像有人指出美是不存在的。孟子曰“充实之谓美。”,《美学散步》写到“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”,“由能空、能舍,而后能说能实,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”。美是一种共鸣,一种情感与价值,主观性强,有人选择居高庙之上,有些人宁生而曳尾涂中,但美的事物终究是客观的,不曾因为人的喜好而增一分或减一分。
尼采说“促使生命力强健的便是善,导致生命力衰退的便是恶”。我追求爱,追求美,追求一切的善。《天使,望故乡》里有这样一段话“人生,就像一抹染色的青烟,一撮破碎的残云,悠悠地飘去。他们的世界又洋溢着歌声;他们有的是青春,他们永远不会死亡,之一刹那就是永恒”。清秋的天空,树枝细如枯骨,我抬头望见隐约的冷月,许多遥远的思想从无何有之乡来,那一刹那的永恒始终保存,成为美的幻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