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征文 - 查看新闻-
与书为友:浮生如梦
浮生如梦
文/池陈琦
在我看来,《浮生六记》之所以流芳,完全得益于她——陈芸。
从古至今,在女性身上常常充满矛盾,其根源可能来自时代,来自环境,也可能来自人的本性。在重重矛盾之中,我们依然能从陈芸身上看到令人着迷的气质,这种气质恰恰来自于她的通透和真性情。
“芸暗牵余袖,随至其室,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,余欣然举箸。”寥寥数句,小儿女情态便跃然纸上,芸的体贴、谨慎、活泼、热情,沈复对芸的喜爱、褒奖,从中皆可窥见。我想,在与心仪之人相处的过程中,最难能可贵的定是欣赏、理解和坦诚,芸做到了。此时的沈复和芸,真真是一对璧人。
“芸作新妇,初甚缄默,终日无怒容,与之言,微笑而已。事上以敬,处下以和,井井然未尝稍失。”这是一个怎样温厚的女子啊!从沈复眼里看过去,芸几乎是完美的化身,从言语至表情,再到行动,无一不惹人疼惜。读罢闺房记乐,我不禁想起《诗经》中的名句:有美一人,清扬婉兮。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。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邂逅相遇,与子偕臧。又不禁联想起《静女》中的女子形象,隐隐觉得芸身上既有小女子羞怯的一面,又有大女人刚毅的一面。
对芸来说,沈复是她真心所爱之人,是她的夫君,是她的全部。但芸爱人的方式绝不偏执,她是个充满智慧的女人,既解风情,又懂人情。从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雅趣上,从“挽素云置余怀”的豁达上,都能看出芸的智慧。从现在的角度去看芸的所作所为,去想象芸的心情,难免既心酸又恼怒。只能说时代使然,置身于那个时代,聪明如芸,也只能笑看夫君揽佳人。在最亲最爱的人面前,芸也时刻不忘恭敬,常把“岂敢”、“得罪”挂在嘴边,她知道再长久的婚姻都抵不过厌倦,维系一段婚姻需要很多很多东西。芸一直在努力,她不仅对翁姑以礼相待,甚至还主动为沈复置妾。我猜想,芸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,她只是想通过这些去呵护美满。
那时的人们对女人严苛得很,芸若差一分一毫,或无才,或无德,或无貌,便成不了《浮生六记》的女主角。哪怕像芸这样才貌双全、德行俱佳,到最后依然落得个悲剧收场。与其说时代、环境、人性一起吞噬了芸,倒不如说是他们夫妇的缘分已尽。这样想想,至少可以不那么胸闷。沈复的洒脱、不羁曾为芸带来一场浪漫的爱情,同样地,沈复的软弱、潦倒又成为一把无形的剑,断送了他们的姻缘。
我想,对于新时代的我们而言,可以成为芸那样优秀的女子,但在爱情面前,我们绝不能像芸那样放弃自我,一味成全,在忠于爱情之前,我们应首先忠于自己。当然,忠于自己需要一个很大的前提,那就是自由,包括选择的自由、经济的自由。从目前来看,学业和阅历便是我们的根本,只有通过现阶段的不断学习,未来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权。到那时,沈复可能代表着幸福,但绝不代表着全部。
抛开现实不谈,对沈复这种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生活态度我是非常欣赏的,同时声明一点,愿意和他过这样艰苦生活的芸也是让我叹服的。有人疑惑为何沈复在众人面前会纵容芸的“无礼”,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反抗,代表着他内心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。又或许沈复是在竭力证明或是推广自己的生活理念: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,若为自由故,两者皆可抛。
不管怎么说,那些月下私语,诗中传情的日子是无比美好的,在那时,又有几人能像他们那样热烈地爱过。
浮生如梦,那个叫芸的女子,在梦中了却浮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