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征文 - 查看新闻-
与书为友:醒
醒
——读《我们仨》有感
文/刘子文
编辑/兔酱
独木舟有一句话:大梦醒来,永失我爱。茫茫人海,就此掩埋。
《我们仨》写的就是一场平静而又盛大的美梦。这里面的喜怒哀乐都隔着什么,不像《挪》一样隔着一层凄悲的滤镜,它隔的是超脱的复杂视角,和单纯如孩童般的真。大有一番“阅尽千帆皆不是,天长地久夜未央”的意味来。写的人不虚妄,不像市面上大部分的言情小说那般轰轰烈烈,总带着点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的浮夸。杨绛先生寥寥几笔粗茶淡水,将深深情意切切想念尽化作最简易的笔画,一点点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。杨绛先生写“我们仨”一开始只有她和钱钟书先生,她提的自然,好像他们俩本该在一起,出生就在一起。我不记得他们怎么在一起的,文章开头便是老夫老妻的默契,相濡以沫的温情。
有一段让我很向往:“我们两人的早饭总是钟书做的。他烧开了水,泡上浓香的红茶,热了牛奶(我们吃牛奶红茶),煮好老嫩合适的鸡蛋,用烤面包机烤好面包,从冰箱里拿出黄油、果酱等放在桌上。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。然后我收拾饭桌,刷锅洗碗,等他穿着整齐,就一同下楼散散步,等候汽车来接。”
这也是我理想的早餐。
杨绛先生称他们的散步为“探险”,这个习惯几十年了都还保留,期间大起大落难以说清,他们两人在沉默中携手坚持着,开心了就说“那真是最美好的时光”,悲伤了就说“像是一颗心硬生生被自己按回胸膛里”,其中的情真意切隔着久远的时光轻轻扣动着心门。
杨绛先生的温柔是从哪怕数落人也不带有一丝攻击性中看出的。她的温柔是风,是阳光,是流云,从不过多言说,只伴你身旁,伴你身旁,久久的,润物细无声的。
对待学问的态度是从圆圆出生之后渐渐显露的。爱看书这件事前面也有着笔墨,不过那种对书的痴迷更多的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享受相互融通,透着一种桃红色的幸福感。后面就不一样了。圆圆出生了,家道中落了,内忧外患,大家的热情被生活压榨得透不过气来。钱钟书先生“抛妻弃子”,和家父在远方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,杨绛先生一面思念,一面做家教补贴家用。
后来钱钟书先生回来了,再未离开,先生说:“从此我们只有死别,没有生离。”
大家对彼此的珍惜,真是一秒钟也不愿意分开,在一起哪怕家徒四壁也开心。大家都有记录的习惯,哪怕短暂的分别都要详细记下自己发生何事,待到重新在一起时,再一起捡起来品玩,他们管这些叫“石子”。他们还互相写信,可以一边打电话,一边写信。
这种真情,真的叫人一面点头一面摇头。
好景不长,各种运动接踵而至,大家被冲击的零落三方,然后是文革,这期间,钱钟书先生的哮喘病一度严重到有生命垂危的迹象。然而即使如此,他也未曾放下工作。杨绛先生一直陪在钱钟书先生身边,就是那种天生就在一起也该在一起一辈子的口吻,略过诸多想得到的酸楚,也不忘感恩生命中每一个人。那时的人情,是因为有尊敬,有信仰,因为是“钱瑗的父母”,一整栋楼的邻居都来送东西,什么都送,用的,吃的,像不要钱的送,那时候最为地位崇高的高薪“老先生”一个月也就几百块,可见人心的纯净。还有尽力帮忙的司机,不声不响送杨绛先生一家子一栋房子一辆车的乔木,许多许多,我看到赤诚的红心在与另外许多颗赤诚的红心互相映照着,那是难得美丽的景象。
说回到学问这件事吧,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一开始在牛津,因为学校制度的原因,看自己喜欢的书这件事有所限制,感到不快,后面到了巴黎大学,求知若渴的爱上了那里自由的氛围,尽情畅快的读自己爱读的书。读书,就是为了读书,不是为了工作,也不是为了学位。就是热爱,就是这么单一,就是这么简单粗暴。杨绛先生一家子都是找不到书时,字典都要拿来读着止止痒的性子,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他们对学问的态度,因为他们太热爱了,乃至于我觉得这样的态度简直就不能认真的摆出来说,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应该的。那就不说了吧,反正我想说的就是这种一心一意。
这本书看的我十分舒服,虽然尽是生活琐事,远远没有《围城》那样戏剧性的冲突横行,但是像在草坡上吹山风,舒服的你眯起眼睛,将睡不睡的微醺。我说了,这里面的喜怒哀乐尽被笼上一层纱,那是杨绛先生的历练和看破。所以情感的起伏几乎是没有的,哪怕这一本书中的岁月真当的上跌宕起伏飘荡零落。老天爷也是忍心,总是聚少离多,聚在一起也总不得如意,有那么两次,杨绛先生说,那真是最好的时光了啊。仅有那么两次,在这么堪称漫长的一生里。
老天爷还是敌不过他们仨,他们先是和家人分离在外求学,但是他们会给对方做早餐,一起散步;他们经历了国破,但那时有家人在身旁相互依偎,从苦中榨出甜味儿来反复咀嚼;后来他们被迫分开,揣着对彼此的思念,每天每天,只叫以后的重逢更珍贵更不舍;政治运动频繁的时候,杨绛先生从不在怎么苦上面做文章,她讲钱钟书先生梦中握握她的手,讲圆圆在文革时含着热泪给她量手长做睡衣;这一家子用尽全力劈开现实因素在一起,在一起的时候用尽全力,温柔地爱。
谁也敌不过这样绵长深厚的爱。不知该怎么说了,说来说去心烦意乱的,最近我对自己的状态产生了一些怀疑,这本书中平和的力量像是按在我肩膀上叫我不要着急,谦逊是永远美好的品质。这中间感受到至纯至净的真善美,贯穿他们仨的一生,我看不到那些家长里短的忧,看不到勾心斗角的累,看不到争权夺势的贪,看不到杞人忧天的愁,全是爱,所有的一切,敌不过他们的爱。杨绛先生说:“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”现在,只剩下了我一人。看到这本书最后一句,沉淀许久的情绪一下子从胃部向上,氤氲出一片湿气,红了鼻头,湿了眼眶。杨绛先生从《我们仨》的梦中醒了。
该是多么的悲伤,让杨绛先生这样苦中作乐的人都道出这等凄苦的话语,苦得人嘴角狠狠向下,直把眼泪往回逼。又该是多深的爱,让杨绛先生在这样的悲苦中,回味起这么多快活开心的时光,他们在纸上活灵活现,直叫你笑出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