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征文 - 查看新闻-
与书为友:心里的那片撒哈拉
心里的那片撒哈拉
文/汉文1503 陈壹丹
编辑/兔酱
对你来说,什么才是最舒服的搭配?是窗台摇晃的风铃和午后摇椅上的懒猫,还是拂面一抔暖风和湛蓝里回旋的候鸟?要我说最好的一起,莫过于在撒哈拉那片碎金粉末的迷乱里,是荷西遒劲的右手紧紧牵拉着三毛戴着异域珠串的左手……
我印象里的撒哈拉沙漠很简单,无论是在地理书上,还是在影像集里,它都是一片荒芜又光秃的存在。而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却刷新了我对沙漠的陈旧观念,我开始觉得它惬意又新鲜。现在,我还时常会想到那里的一切:水资源匮乏却有鲜嫩顽强的绿草和人民在生长定居,单纯的黄沙堆积却始终有一种复杂神秘的魅力。那是一个遥远而脱离俗世的国度,有着远古之前无法根除的陋习之痛,却也有着异域风情独特的神秘之美。第一次读完书籍,我甚至冲动地想过要去穿越撒哈拉,然后带着同样深爱我的“荷西”,我们也要定居在那里,我可以时常去串串门体会淳朴的民风与习俗,时常开车出去兜风看看沙漠里的星辰和大海,把握不住的烦恼都随黄沙扬去,将不该执着的悲伤都放风里飞走,活的很深刻,爱的很简单。
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姑娘,我却又是害怕撒哈拉的。不管是第一次看完,还是第二次粗略地翻完,我都害怕那句“入洞房得哭叫”的话,尤其当阿布弟往姑卡房间走去时,我和三毛一样地紧张不安,甚至觉得习俗是个借口,多么的落后与荒唐。在一群暧昧的叫喊声中,像一头公牛带着蛮性的阿布弟,结婚当天的喜庆是用暴力剥夺一个十岁女孩的贞洁,这是我恐惧并无法接受的。可是像这样奇怪神秘的习俗或许每天都要上演一回,只是他们的习以为常,显得我们过分恐惧了而已。不管是受割礼,还是奴隶制等等,都或多或少带有一点原始部落的影子,我想自己之所以如此恐惧,或许源于对那个地方的未知和人性里的那一点柔弱。这样看来,我或许是不适合呆在撒哈拉的。
如果把那些像传统裹小脚、留长辫子的陋习一样的东西置之不顾,在撒哈拉那个地方,确实发生着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。那里有深爱着沙伊达的沙仑,执着地等待着爱,从不惧怕飞蛾扑火;那里有那个扑在盒子上救了撒哈拉威小孩的军曹,明知死神临近依旧用身体抢先扑下;那里还有那个像“海螺姑娘”一样的哑奴,终究难逃命运的辗转与牵引……每一天的撒哈拉,都会有拍打着心尖的小插曲,深深浅浅地印在三毛心里,也扯动刺激着我脆弱的泪腺。明明是一份等不到的爱,还钻牛角尖一样地等待与寻求;已经知道是一条死亡之路,即使化作碎片也不迟疑半分;清楚自己卑贱的身份,依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前行……撒哈拉上的每一个小人物,或卑微地匍匐着,或高傲地站立着,或自私自利,或温柔善良,或逆来顺受,或坚韧不拔,他们生活在一片疏松的沙子里,随时会深陷其中,他们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苦难,输出的却是一朵又一朵苦涩而又鲜艳的花。
或许到了现在,我的心里还一直住着一个“黑色”撒哈拉。
请问:你害怕一个漆黑如同虎口的小巷吗?你看过老墙上那份像八爪鱼一样的讣告吗?你现在还记得你小时候很怕鬼吗?现在,小巷子里有明亮的白炽灯了,把夜照的像白昼一样明亮;墙上不再有讣告,因为贴满了五彩缤纷的小广告;现在也不怕鬼了,因为灯的颜色很多,人很多,说话声音很大,我也长大了。是的,不害怕走黑巷子了,所以妈妈不会来接我了;爱看老墙了,可是家却变丑了;不怕鬼了,因为鬼故事听着听着也就消散了……
以前的那个撒哈拉沙漠在时代的进步下,像海市蜃楼一样慢慢地消失了。现在的人们离开了那个曾经“黑色”的小镇,离开了那个曾经民风淳朴、热闹的“黑色”撒哈拉,我知道自己留不住它,因为我也在一步一步地远离它。但是,我却不愿意抛弃它,走的那天我也把它带走了。现在,它像一只黑猫一样一直住在我心里,小时候最怕它挠我,最怕它拿叫声吓我。后来,我长大了它也跟着长大了,它变胖了,变懒了,变安静了,变得不爱叫了,我倒希望它能闹腾起来。我想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,它应该都始终住在我的心里。
在那些吵吵闹闹相互依偎的日子里,黄沙已经飞过了每一汪沁绿的心田。我的怀念像融化的颜料般渲染在以前的小镇上,到现在,三毛荷西的爱情和曾经幽深古朴的家乡,还像雾气一样氤氲在我的瞳孔里,要扩散走,应该需要一生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