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征文 - 查看新闻-
与书为友:书中岁月长
书中岁月长
文/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603班李慧琳
编辑/兔酱
“让实际的童年过去,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。”——题记
当微风吹过爱莲湖畔的柳树,柳枝儿随风飞舞,婀娜多姿,睡莲开始酝酿下一次的盛放,樟树上的叶子开始变黄,开始掉落,尘归尘,土归土。我走在樟树下,微风拂过我的发丝,然后渐渐远去。夏天已经过去,秋天正在降临,不久之后,冬天就会来了。零陵的冬天是没有老北京的冬天那么冷的,而那带着清脆的铃铛声的骆驼队,我也就只是在林海英先生的笔下见到过。
“骆驼队来了,停在我家的门前”,这是林海英《冬阳·童年·骆驼队》一文的开头。这篇文章似乎只是在述说一件极为平凡的事,但这些冬阳里出现的骆驼,是那么的不平凡,因为它们不仅承载着英子的童年,也见证了我成长的岁月。
初读这篇文章是在小学,文章中的骆驼,曾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遐想。我是那么的希望,希望看到骆驼咀嚼的样子,那么大的嘴,慢慢的,安静的,一点点咀嚼;我又是那么的希望,希望拥有和骆驼一样强大的胃,可以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,只需把之前的食物再次加工;我更加希望的是,能够摸一摸骆驼身上那件柔软的“驼绒袍子”,那该该有多么的暖和呀!
我一边默默地听老师讲,一边默默地想,我想象着冬阳下带着缓慢悦耳铃声的骆驼队走过的时光,那是英子的童年,那样的童年不仅勾起我的好奇心,也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。于是,各种版本的《城南旧事》在班里不断传阅着,我已记不清那时看到的是哪个版本。封面是暗黄的吧?“城南旧事”四个字好像是竖排的,用两个长方形圈着……但我清楚的记得所有的内容,英子爱吃的八珍梅,她的好朋友妞儿,她们一起看小油鸡的身上长出翅膀,给小油鸡喂米喂水,一起唱歌……还有秀贞,秀贞多好啊!她会养蚕,给英子编辫子,染指甲,给英子好吃的东西,讲故事给英子听。可惜后来秀贞带着妞儿,不对,是小桂子,坐车走了,再也没有回来。后来,英子又有了新的小伙伴,他们爱踢足球。我想英子也是想踢的吧,不然怎么会去高草地--那个“人烟稀少”的地方捡足球呢!后来,英子上台演了小麻雀,她很开心,英子的妈妈还给她买了大沙果、玉泉山汽水和面包。英子的童年时光就这么缓缓流淌,我感受到了她的欢乐。
就那么走着,走着,春夏秋冬是跳跃的,我开始明白童年的珍贵,那终将是一去不返的最欢快的时光。
初中时,陪同学去书店,又看到《城南旧事》,封面是红色的,“城南旧事”四个字是横排的,就那么规规矩矩的印在纸页上。那时的我,开始喜欢李清照的“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”;喜欢李煜的“寻春须是先春早,看花莫待花枝老”;也喜欢纳兰的“珍重别拈香一瓣,记前身”。重读《城南旧事》,看到秀贞的疯,夹杂着她的哭和笑,想着“思康三叔”为何不归?看到英子母亲的隐忍和小谋划,以及英子的暗中助力;看到兰姨娘的秀发;看到“德先叔”的离开。我感受到了英子的迷惘,小小的她,又怎会懂得大人的世界?她的童年是如此的交错,有人的散,有人的和。
就那么走着,走着,春夏秋冬是起伏的,我开始明白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愿望是多么的美好。
高中时,去图书馆,再次看到《城南旧事》,暗红色的封面,破旧的书页。打开书,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院子,夹竹桃垂了下来,小青石榴也掉在地上,英子就站在院子里,不远处,弟弟妹妹们正在嬉戏,旁边停着一辆车。这时的我,喜欢萧红,喜欢老舍,喜欢沈从文。尤为喜欢读萧红的《呼兰河传》。
呼兰河旁,住着一群人,他们吵着闹着,一年又一年,喜悲交加的过着节日,听着各家的家常里短;呼兰河旁,转角就有打烧饼麻花的店铺,街口就有卖红绿糖球的小床子,还有火烧云;呼兰河旁,有一个“大花园”,花园里五彩缤纷,有戴大草帽爱笑的“祖父”,很辛勤,喜欢逗弄小孩子,有戴小草帽的“我”,看着小白菜长大、韭菜开花,欣赏着狗尾巴草和谷穗的不同,吃着黄瓜,逗弄着蚂蚱,摘一朵花,别在大草帽上。
生活在呼兰河旁的萧红,童年是五光十色的,内心是丰富多彩的,她不一定喜欢呼兰河旁的所有人,也不一定喜欢呼兰河旁的生活,但一定深爱疼她的祖父,就像英子一定深爱着她的父亲一样。我不由想起英子童年的尾巴,其实是隐藏着悲伤的,花儿落了,英子再也不是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了。
就这么走着,走着,春夏秋冬逐渐变得沉默,我开始明白成长的意义:不管你愿意与否,有些事我们终究要经历。
一进入大学,我就主动去图书馆,把《城南旧事》和《呼兰河传》两位旧友请了回来,它们的封面微微发黄,似乎是时光沉寂的颜色。它们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,不高,叠在一起不过五、六厘米,却蕴藏着两个女孩全部的童年记忆。寝室里很安静,我轻轻地翻动书页,再次走进那段温暖的时光。
这一次,我脑海中浮现出林先生的一句话: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,听见了缓慢悦耳的铃声,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。